核二廠1號機燃料破損之輻射安全問答集
更新時間:2020-07-09 15:06
Q1:針對核二廠放射性物質排放,原能會目前有哪些監控措施?
Q2:針對核二廠放射性物質排放,原能會目前有哪些監控措施?
Q3:針對核二廠流程輻射監測器(PRM)曾發生持續警戒乙事,台電公司採取哪些因應措施?
Q4:核二廠流程輻射監測器發生警報的原因,是否一定為核燃料破損?
Q5:有關環境輻射監測的調查基準,意義為何?
Q6:針對核二廠環境輻射監測超出調查基準乙事,原能會的管制作為為何?
Q7:本次核二廠燃料破損對周遭環境及對附近居民造成的影響為何?
Q8:本次核二廠燃料破損對周遭環境及對附近居民造成的影響為何?
Q9:原能會是否有蓄意隱瞞本次核二廠核燃料破損事件?
Q1Q1:針對核二廠放射性物質排放,原能會目前有哪些監控措施?
資料提供單位:輻射防護處
答: 原能會要求台電公司例行除針對電廠排放之放射性廢氣、廢水進行管制外,另對廠內外環境進行輻射監測。此外,原能會輻射偵測中心亦對廠外環境進行獨立輻射監測。
Q2Q2:有關流程輻射監測器(PRM)警報,其意義為何?
資料提供單位:輻射防護處
答:流程輻射監測器警報主要為電廠自主管理的預警值,用於提醒電廠運轉人員掌控即時排放動態。
Q3Q3:針對核二廠流程輻射監測器(PRM)曾發生持續警戒乙事,台電公司採取哪些因應措施?
資料提供單位:輻射防護處
答:經電廠查證肇因後,採取運轉值班人員每4小時巡視記錄讀數、每天執行空氣取樣及流程輻射監測器線上取樣分析,並加強廠內及廠外環境試樣之監測作業等因應措施。
Q4Q4:核二廠流程輻射監測器發生警報的原因,是否一定為核燃料破損?
資料提供單位:輻射防護處
答:警報發生原因,可能是燃料破損、管路洩漏、過濾設備進行維護、儀器不穩定等因素所造成,無法立即研判肇因,須經過詳細評估才可確認。
Q5Q5:有關環境輻射監測的調查基準,意義為何?
資料提供單位:輻射防護處
答: 「環境輻射監測規範」訂有預警措施之調查基準,以即早發現異常並釐清肇因與檢討。當電廠發現有超過該值時,應立即查證,並通報主管機關。而調查基準非屬法規限值,僅為示警之功能。
Q6Q6: 針對核二廠環境輻射監測超出調查基準乙事,原能會的管制作為為何?
資料提供單位:輻射防護處
答:原能會立即至電廠進行調查,並開會要求台電公司提出具體的改善措施及加強環境輻射監測。此外,原能會輻射偵測中心亦加強進行取樣分析作業,以確保民眾及環境輻射安全。
Q7Q7: 本次核二廠燃料破損對周遭環境及對附近居民造成的影響為何?
資料提供單位:輻射防護處
答:105年全年核二廠放射性氣體排放造成民眾有效劑量約為0.006毫西弗,為法規限值(1毫西弗)之1 %以下,無輻射安全疑慮。
Q8Q8:如何確定台電公司的環境輻射監測數據是可信的?
資料提供單位:輻射防護處
答:台電公司執行環境輻射監測作業單位已通過財團法人全國認證基金會(TAF)的相關認證,故分析數據足以信任。另與原能會輻射偵測中心監測結果進行比對,趨勢相符。
Q9Q9:原能會是否有蓄意隱瞞本次核二廠核燃料破損事件?
資料提供單位:輻射防護處
答:原能會是全民的原能會,一向秉持嚴守中立,資訊公開透明的原則,相關調查資料與監測報告均公開上網,絕不會隱瞞。
Q2:針對核二廠放射性物質排放,原能會目前有哪些監控措施?
Q3:針對核二廠流程輻射監測器(PRM)曾發生持續警戒乙事,台電公司採取哪些因應措施?
Q4:核二廠流程輻射監測器發生警報的原因,是否一定為核燃料破損?
Q5:有關環境輻射監測的調查基準,意義為何?
Q6:針對核二廠環境輻射監測超出調查基準乙事,原能會的管制作為為何?
Q7:本次核二廠燃料破損對周遭環境及對附近居民造成的影響為何?
Q8:本次核二廠燃料破損對周遭環境及對附近居民造成的影響為何?
Q9:原能會是否有蓄意隱瞞本次核二廠核燃料破損事件?
Q1Q1:針對核二廠放射性物質排放,原能會目前有哪些監控措施?
資料提供單位:輻射防護處
答: 原能會要求台電公司例行除針對電廠排放之放射性廢氣、廢水進行管制外,另對廠內外環境進行輻射監測。此外,原能會輻射偵測中心亦對廠外環境進行獨立輻射監測。
Q2Q2:有關流程輻射監測器(PRM)警報,其意義為何?
資料提供單位:輻射防護處
答:流程輻射監測器警報主要為電廠自主管理的預警值,用於提醒電廠運轉人員掌控即時排放動態。
Q3Q3:針對核二廠流程輻射監測器(PRM)曾發生持續警戒乙事,台電公司採取哪些因應措施?
資料提供單位:輻射防護處
答:經電廠查證肇因後,採取運轉值班人員每4小時巡視記錄讀數、每天執行空氣取樣及流程輻射監測器線上取樣分析,並加強廠內及廠外環境試樣之監測作業等因應措施。
Q4Q4:核二廠流程輻射監測器發生警報的原因,是否一定為核燃料破損?
資料提供單位:輻射防護處
答:警報發生原因,可能是燃料破損、管路洩漏、過濾設備進行維護、儀器不穩定等因素所造成,無法立即研判肇因,須經過詳細評估才可確認。
Q5Q5:有關環境輻射監測的調查基準,意義為何?
資料提供單位:輻射防護處
答: 「環境輻射監測規範」訂有預警措施之調查基準,以即早發現異常並釐清肇因與檢討。當電廠發現有超過該值時,應立即查證,並通報主管機關。而調查基準非屬法規限值,僅為示警之功能。
Q6Q6: 針對核二廠環境輻射監測超出調查基準乙事,原能會的管制作為為何?
資料提供單位:輻射防護處
答:原能會立即至電廠進行調查,並開會要求台電公司提出具體的改善措施及加強環境輻射監測。此外,原能會輻射偵測中心亦加強進行取樣分析作業,以確保民眾及環境輻射安全。
Q7Q7: 本次核二廠燃料破損對周遭環境及對附近居民造成的影響為何?
資料提供單位:輻射防護處
答:105年全年核二廠放射性氣體排放造成民眾有效劑量約為0.006毫西弗,為法規限值(1毫西弗)之1 %以下,無輻射安全疑慮。
Q8Q8:如何確定台電公司的環境輻射監測數據是可信的?
資料提供單位:輻射防護處
答:台電公司執行環境輻射監測作業單位已通過財團法人全國認證基金會(TAF)的相關認證,故分析數據足以信任。另與原能會輻射偵測中心監測結果進行比對,趨勢相符。
Q9Q9:原能會是否有蓄意隱瞞本次核二廠核燃料破損事件?
資料提供單位:輻射防護處
答:原能會是全民的原能會,一向秉持嚴守中立,資訊公開透明的原則,相關調查資料與監測報告均公開上網,絕不會隱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