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醫部門之設置,除應經衛生主管機關同意外,並應向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簡稱原能會)申請放射性物質許可證及操作人員輻射安全證書,經原能會派員稽查合於輻射安全規定,核發物質許可證後始得從事核醫檢查工作,檢查使用之放射性同位素亦須經原能會核准始得輸入或轉讓。到了核醫部門,照顧您為您實施檢查的工作人員包括下列成員:
1.核醫醫師 - 曾受完整的核醫專業訓練,經放射線醫學會及核子醫學學會或放射線醫學會認可之核醫專科醫師。
2.核醫技術人員 - 受過核醫教育,熟於操作程序,亦受過相當之輻射防護訓練,領有醫事放射師執業執照或「放射性物質或可發生游離輻射設備操作人員輻射安全證書」。
3.輻射防護人員 - 受過輻射防護專業訓練,並經原能會認可測驗合格之人員。
4.藥師 - 配製必需之放射性藥物,亦須受過輻射防護訓練並領有「放射性物質或可發生游離輻射設備操作人員輻射安全證書」。(部分院所若不自行配製藥物則無藥師之編制)
5.物理專家 - 熟練核醫之工程及儀器維修,熟悉輻射防護,並取得相關專業認可者。(規模較小者無此編制)藉由這些專業人員之緊密結合,才能給您最佳與最安全的照顧,並提供您的主治醫師最正確有效的資訊。
核醫的輻射防護
核子醫學使用的放射性同位素均為短半化期者,且工作人員如上所述均受過良好的輻射防護訓練,他們使用多種方法以減少您的輻射曝露。放射性同位素是存放在與病患隔開的地方,有專人管理並有鉛屏蔽、抽氣設備及鎖扣等安全設備,以保護人員,核醫檢查所使用輻射線的劑量很少,給予病患的劑量是被選擇在能作檢查範圍內最低曝露之量,事實上你所接受輻射劑量甚至低於許多X光檢查所接受的量。當然您在接受核醫檢查時應聽從醫護人員的指導,如此,即可確保輻射安全無虞。
核醫檢查程序
接受掃描用的放射性同位素藥物核醫掃描能同時提供身體組織器官在結構上和功能上的資訊當您要接受核醫掃描前,醫師會給予含微量放射性物質的藥物,方式大部分是經由靜脈注射、吞服藥丸或經由呼吸裝置吸入。這些檢查通常不會有什麼不舒服的感覺,也不太有副作用。注意:靜脈注射後止血用的棉球,務必依醫師指示棄置於專用廢料桶,切勿隨意丟棄,以避免污染環境。
等待的時間
在給藥之後到開始掃描之前,可能需等上一段時間,以便經由新陳代謝作用,將藥物帶到特定的檢查器官。因不同的掃描檢查,等待的時間從立即掃描照像到幾小時甚至於幾天,因為不同的藥需經過不同的時間才會在所要檢查的器官或部位聚積,有些檢查甚至在不同時間做掃描照像。當然工作人員會告訴您需等候的時間,等候的時間應儘量避免抱小孩或授乳。
接受掃描或檢查時
當您接受掃描時,您會被安置在加馬攝影機的檢查床上,正常呼吸,舒服的躺著接受掃描照像,所需時間因不同檢查而不同;加馬攝影機本身並不具輻射線,它是用來記錄您體內放射性藥物散發出來的輻射訊號,就算是照了好幾張像,也不會有任何體外輻射曝露,唯一的輻射曝露是來自您體內微量的放射性藥物。
影像的判讀
掃描後得到的影像會被照或片子或貯存在電腦裡,核醫的醫師將會分析這些影像,並和其他檢查的結果比較,作成報告,提供您的主治醫師作為進一步診療之依據參考。
血液和尿液的測試
並非所有核醫檢查都會照成影像,但有一共同點即是依賴給您吃下藥丸或注射進行檢查,隔些時候得到血液、尿液或糞便的樣本,輻射線就可以被計測出來,樣品中輻射線的量反映出您身體上新陳代謝的情形,您必須遵照醫師指示正確的服用藥丸,依指示收集尿液或糞便樣本,否則計測結果就可能不準確。核醫有很多檢查項目,在此僅簡單介紹常見的例子,若想道更多的資料或細節,可以請教醫師,或核醫部工作人員。
‧骨骼掃描 - 偵測癌病骨骼轉移、壓力性骨折和感染。
‧心臟掃描 - 判定心臟的功能或心肌冗受損的區域。
‧甲狀腺攝取及掃描檢查 - 檢查甲狀腺功能或癌症。
‧肝臟掃描 - 檢查肝臟的結構組織及功能。
‧膽囊掃描 - 診斷膽囊發炎、膽管阻塞。
‧肺部掃描 - 偵測肺動脈血塊(肺栓塞)。
‧其他 - 另有腎臟掃描可評估感染、阻塞、外傷或高血壓;腦部血流斷層掃描、消化道出血掃描及睪丸掃描等。
檢查後注意事項
核醫檢查後您可照一般正常活動,並不受任何限制;然而因您身上仍帶有微量輻射,為了保守起見,建議您在檢查完後1-7天(視不同檢查而定,詳情可請教核醫醫師)內,暫時不要抱小孩、不要跟小孩睡在一起,也不要授乳,意思就是不要經由身體的貼近讓小孩受到輻射。
結語
本文是希望讓一般民眾能認識核醫檢查,並有正確觀念。核醫檢查提供一個安全、有效及無痛的方法診斷疾病。我們希望病患能了解何須做這些檢查,認知並配合輻射安全的執行,並能舒適的完成檢查,使醫生能做出正確的診斷並加以治療,讓您早日恢復健康。如果病患及其家屬對於各項檢查有任何其他相關問題,可請教您的主治醫師或核醫醫師。若有輻射安全方面之任何問題或疑慮,則請洽詢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醫用科。
1.核醫醫師 - 曾受完整的核醫專業訓練,經放射線醫學會及核子醫學學會或放射線醫學會認可之核醫專科醫師。
2.核醫技術人員 - 受過核醫教育,熟於操作程序,亦受過相當之輻射防護訓練,領有醫事放射師執業執照或「放射性物質或可發生游離輻射設備操作人員輻射安全證書」。
3.輻射防護人員 - 受過輻射防護專業訓練,並經原能會認可測驗合格之人員。
4.藥師 - 配製必需之放射性藥物,亦須受過輻射防護訓練並領有「放射性物質或可發生游離輻射設備操作人員輻射安全證書」。(部分院所若不自行配製藥物則無藥師之編制)
5.物理專家 - 熟練核醫之工程及儀器維修,熟悉輻射防護,並取得相關專業認可者。(規模較小者無此編制)藉由這些專業人員之緊密結合,才能給您最佳與最安全的照顧,並提供您的主治醫師最正確有效的資訊。
核醫的輻射防護
核子醫學使用的放射性同位素均為短半化期者,且工作人員如上所述均受過良好的輻射防護訓練,他們使用多種方法以減少您的輻射曝露。放射性同位素是存放在與病患隔開的地方,有專人管理並有鉛屏蔽、抽氣設備及鎖扣等安全設備,以保護人員,核醫檢查所使用輻射線的劑量很少,給予病患的劑量是被選擇在能作檢查範圍內最低曝露之量,事實上你所接受輻射劑量甚至低於許多X光檢查所接受的量。當然您在接受核醫檢查時應聽從醫護人員的指導,如此,即可確保輻射安全無虞。
核醫檢查程序
接受掃描用的放射性同位素藥物核醫掃描能同時提供身體組織器官在結構上和功能上的資訊當您要接受核醫掃描前,醫師會給予含微量放射性物質的藥物,方式大部分是經由靜脈注射、吞服藥丸或經由呼吸裝置吸入。這些檢查通常不會有什麼不舒服的感覺,也不太有副作用。注意:靜脈注射後止血用的棉球,務必依醫師指示棄置於專用廢料桶,切勿隨意丟棄,以避免污染環境。
等待的時間
在給藥之後到開始掃描之前,可能需等上一段時間,以便經由新陳代謝作用,將藥物帶到特定的檢查器官。因不同的掃描檢查,等待的時間從立即掃描照像到幾小時甚至於幾天,因為不同的藥需經過不同的時間才會在所要檢查的器官或部位聚積,有些檢查甚至在不同時間做掃描照像。當然工作人員會告訴您需等候的時間,等候的時間應儘量避免抱小孩或授乳。
接受掃描或檢查時
當您接受掃描時,您會被安置在加馬攝影機的檢查床上,正常呼吸,舒服的躺著接受掃描照像,所需時間因不同檢查而不同;加馬攝影機本身並不具輻射線,它是用來記錄您體內放射性藥物散發出來的輻射訊號,就算是照了好幾張像,也不會有任何體外輻射曝露,唯一的輻射曝露是來自您體內微量的放射性藥物。
影像的判讀
掃描後得到的影像會被照或片子或貯存在電腦裡,核醫的醫師將會分析這些影像,並和其他檢查的結果比較,作成報告,提供您的主治醫師作為進一步診療之依據參考。
血液和尿液的測試
並非所有核醫檢查都會照成影像,但有一共同點即是依賴給您吃下藥丸或注射進行檢查,隔些時候得到血液、尿液或糞便的樣本,輻射線就可以被計測出來,樣品中輻射線的量反映出您身體上新陳代謝的情形,您必須遵照醫師指示正確的服用藥丸,依指示收集尿液或糞便樣本,否則計測結果就可能不準確。核醫有很多檢查項目,在此僅簡單介紹常見的例子,若想道更多的資料或細節,可以請教醫師,或核醫部工作人員。
‧骨骼掃描 - 偵測癌病骨骼轉移、壓力性骨折和感染。
‧心臟掃描 - 判定心臟的功能或心肌冗受損的區域。
‧甲狀腺攝取及掃描檢查 - 檢查甲狀腺功能或癌症。
‧肝臟掃描 - 檢查肝臟的結構組織及功能。
‧膽囊掃描 - 診斷膽囊發炎、膽管阻塞。
‧肺部掃描 - 偵測肺動脈血塊(肺栓塞)。
‧其他 - 另有腎臟掃描可評估感染、阻塞、外傷或高血壓;腦部血流斷層掃描、消化道出血掃描及睪丸掃描等。
檢查後注意事項
核醫檢查後您可照一般正常活動,並不受任何限制;然而因您身上仍帶有微量輻射,為了保守起見,建議您在檢查完後1-7天(視不同檢查而定,詳情可請教核醫醫師)內,暫時不要抱小孩、不要跟小孩睡在一起,也不要授乳,意思就是不要經由身體的貼近讓小孩受到輻射。
結語
本文是希望讓一般民眾能認識核醫檢查,並有正確觀念。核醫檢查提供一個安全、有效及無痛的方法診斷疾病。我們希望病患能了解何須做這些檢查,認知並配合輻射安全的執行,並能舒適的完成檢查,使醫生能做出正確的診斷並加以治療,讓您早日恢復健康。如果病患及其家屬對於各項檢查有任何其他相關問題,可請教您的主治醫師或核醫醫師。若有輻射安全方面之任何問題或疑慮,則請洽詢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醫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