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核災含氚廢水排放跨部會因應會議第10次會議活動報導


更新時間:2022-04-27 13:47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QRCode 列印

第10次會議情形01 活動時間: 2022-04-27
活動地點: 原能會2樓會議室(視訊會議)
參加人員: 原能會及相關部會

活動內容:
為因應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核災含氚廢水的海洋排放政策,原能會今日(4月27日)透過視訊方式召開第10次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核災含氚廢水排放跨部會因應會議,計有外交部、衛福部、科技部、交通部、海委會、農委會等部會派員出席。

針對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核災含氚廢水排放作業動態,日本核安管制機關(NRA)就東京電力公司於去年12月21日所提報之含氚廢水海洋排放實施計畫審查工作,在4月中旬已大致認可該實施計畫,最快在5月彙整出合格審查書;東京電力公司在通過NRA的審查後,最快在今年6月可進行相關設施工程的施作。

此外,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調查團在2月中旬以及3月下旬赴日,分別就排放的安全驗證與管制作為等方面進行審查工作,且IAEA調查團也在2月15~16日赴福島第一核電廠實地查訪。前述兩次IAEA赴日任務之初步報告預計分別將於4月底和5月底公布。我國因無法加入IAEA調查團而自行籌組的「專家觀察團」業於3月23~27日赴日,將於4月底提出出國報告以作我國因應措施之參據。

今日的第10次會議中,與會單位就我國因應日本福島核災含氚廢水排放之涉外事務動態、觀察團赴日工作紀要、海域輻射監測與國家海域整備計畫執行成果和規劃進行簡報與討論;會中所獲致之初步結論如下:

  1. 日本核安管制機關(NRA) 已針對東京電力公司於去(2021)年12月底提出的排放計畫進行審查,在4月15日召開的審查會議中已大致認可該實施計畫,最快在5月彙整出合格審查書。東京電力公司在通過NRA的審查後,最快在今年6月可進行相關設施工程的施作。此外日本環境省也在3月底公布強化版的海域監測計畫。原能會將持續關注審查動態進展,並協同外交部及駐日代表處密切蒐集排放作業相關資訊,以為因應作為研擬之參據。
  2. IAEA之專家調查團業於2月14~18日赴日就含氚廢水的安全評估相關議題進行審查,另續於3月21~25日赴日與日本原子力規制委員會(NRA)就含氚廢水的安全管制與監督相關議題廣泛交換意見,相關初步報告分別預計將於4月底及5月底提出,原能會將協同外交相關單位持續關注IAEA後續審查報告內容及調查團動態訊息。
  3. 我國專家觀察團業於3月23~27日赴日,24日前往電力中央研究所就含氚廢水排放議題進行技術交流;25日進入福島第一核電廠實地考察了解廠內相關設施,包含多核種除去設備(ALPS)、貯放ALPS處理水的K4桶槽區以及港灣稀釋排放區並與現場人員進行交流。原能會將彙整相關現地考察與交流結果,以納入我國因應作為之研擬參據。
  4. 111年海域輻射監測計畫,第一季完成116件海域樣品之分析,符合規劃進度,輻射偵測中心仍持續依規劃執行今年度海域樣品之取樣分析事宜。另111年秋刀魚漁場之取樣分析作業,輻射偵測中心持續與農委會依規劃執行,以了解北太平洋公海秋刀魚漁場海水輻射安全。
  5. 核研所目前已初步建立生物氚檢測技術,並搭配國海院的沿岸生態採樣樣本,進行背景基線數據分析及檢測標準流程建立,核研所仍會持續精進技術發展,依時程建立專業檢測實驗室,並在技術面確保儀器、人力等量能安排,皆可符合排放後預期的大量生物氚檢測需求。
  6. 核研所已完成「視覺化」資訊平台之介面設計及內部測試,並透過模擬預警、輻射監測、漁場資訊等三大操作類別,快速顯示重要資訊,應能以此傳遞民眾正確資訊,安定民心。核研所本於使用者立場調整、擴充平台之資訊及功能,並在日方排放前完成平台上線運行,盡快為民眾提供服務。
  7. 農委會漁業署針對我國洄游性魚類及北太平洋公海捕撈返台的秋刀魚進行魚體檢測,自100.3.11福島核災發生後,截至目前為止共檢測2,769件銫-134及銫-137,結果均未檢出,符合安全標準規定。另有關漁民損失相關求償機制,漁業署將持續透過「我國漁民求償機制研議」工作小組,就法律研析案例進行綜整及蒐集,研議各途徑提出損害救濟之可能性,並就漁業經濟影響進行估算,以妥善我國漁民未來若受損害之求償途徑及機制。

 
相關連結
  ●日本福島核災含氚廢水

 
其他活動照片 第10次會議情形01 第10次會議情形02 第10次會議情形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