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核災含氚廢水排放作業動態,東京電力公司在去(2021)年11月中旬公布含氚廢水海洋排放對人類及海洋環境的輻射影響評估(Radiological Impact Assessment, RIA)報告草案,並陸續執行海底管線工程的地質探勘與整備,以及排水立坑設施場地的整備工事。另一方面,日本原子力規制委員會(NRA)也在去年12月21日正式收到東京電力公司就含氚廢水海洋排放實施計畫的申請案,目前NRA正在辦理計畫內容的安全審查,預計今年3月底前提出初步審查結果,並對外徵求公眾意見。
此外,日本政府為預防Covid-19病毒的Omicron變異株擴大感染而實施全面停止外國人士入境的措施,預計將實施至今年2月底。受到該措施影響,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原訂去年12月派遣調查團赴日本的行程因此延後;我國因無法加入IAEA調查團而自行籌組的「含氚廢水專家觀察團」,其整體活動行程也因前述邊境管制措施而須調整。對於後續的調整因應規劃,原能會將審慎盱衡疫情發展狀況,配合外交單位與日方對口單位密切研議妥適之行程安排,亦仍將積極透過管道與日方聯繫,以視訊等方式持續雙方互動以掌握資訊。
今日的第9次會議中,與會單位就日本福島核災含氚廢水排放進展動態、海域輻射監測與國家海域放射性物質環境輻射監測安全評估整備計畫執行成果,以及我國漁民求償機制研議近況等進行簡報與討論;會中所獲致之初步結論如下:
1.東京電力公司陸續於去(2021)年11月公布含氚廢水海洋排放對人類及環境的輻射影響評估結果報告草案,亦展開海底管線工程的探勘與整備作業,並在12月下旬正式向管制機關提出實施計畫的申請,請原能會持續關注排放作業進展,以及日本核安管制機關(NRA)的審查動態,並協同外交部及駐日代表處密切蒐集相關資訊,供我國各部會權責單位研擬因應作為之參據。
2.IAEA原訂於2021年12月中旬派遣專家調查團赴日,但受到日本政府為預防Omicron變異株擴大感染,而實施全面停止外國人士入境的措施影響,該調查團赴日期程預估將延至2022年3月以後。請原能會協同外交部及相關駐外館處持續關注IAEA調查團動態訊息,以供我國研擬相關資訊交流重點。
3.我國原規劃專家觀察團於2021年12月赴日,亦受日本政府自去 (2021) 年11月30日起實施禁止外國人入境之邊境管制政策,致使整體期程延後。請原能會續協同外交部及駐日代表處審慎衡酌疫情發展狀況,以彈性因應後續行程調整與安排,並持續透過視訊等非實體方式維持相關資訊之交換。
4.請輻射偵測中心確實依核定之「111年台灣海域海水氚輻射監測計畫」,協同農委會及海委會共同執行海水氚之取樣及分析作業,並持續收集國際資訊,滾動式檢討調整,以確保我國海域環境輻射安全。
5.核研所應用初步建立之生物氚檢測技術,完成遠洋經濟漁獲(北太赤魷及秋刀魚各1件)氚活度分析,請核研所持續精進檢測技術,並建立專業檢測實驗室提供服務,共同維護我國水產食品的輻射安全。
6.核研所已完成資訊公開平台之初步概念設計,資訊公開平台之宗旨為傳遞民眾正確資訊以安定民心,並同時展現政府負責與親民之形象,請核研所持續更新相關資訊,並透過科普化及親民化的方式,傳遞最新的監測成果,確保符合政府資訊透明公開之訴求。
7.農委會漁業署針對我國洄游性魚類及北太平洋公海捕撈返台的秋刀魚進行魚體檢測,目前為止共檢測2,769件,都符合安全標準規定。另有關漁民損失相關求償機制,請漁業署持續蒐集及分析環境與海洋污染之國際法規範及案例,並將負面風評納入評估。後續持續透過「我國漁民求償機制研議」工作小組,就我國漁民未來若受損害之求償途徑及機制進行研議。